胡董這一陣子因為口腔潰瘍2個月沒有癒合,就醫後才知道原來是口腔癌。醫師建議手術切除下顎,並安排局部皮瓣重建手術。胡董接受了醫師的建議,2個星期後,住院接受手術。 手術當天一切順利,術後胡董住進「燙傷病房」,但氣管內管仍暫時留用以維持胡董的呼吸道暢通。隔天住院醫師大仁醫森評估後,認為可以拔管,於是安排胡董拔管。 沒想到胡董拔管後才一個小時,竟然就喉嚨腫漲呼吸困難,大仁醫森接獲通知後先給予胡董吸入類固...
「都是被前面的醫師延誤啦!」老謝怒氣沖沖地說。 那一天,老謝出了車禍被送到醫學中心,車禍傷得不輕,不僅手指骨折,連輸尿管都有損傷,於是老謝當天就住進了醫院。 住院後,一開始老謝腹部仍然痛了兩天,這兩天大仁醫森安排了抽血、X光及腹腔超音波檢查,但皆沒有發現異常,且後來老謝腹痛症狀也有改善,於是住院一週後,老謝要求出院。 沒想到出院後才3天,老謝就因為腹痛在其他醫院診斷出腸穿孔合併腹內膿瘍及小腸阻塞,...
李媽因為有燥鬱症、阿茲罕默症、情感思覺失調等等的情形,這次到身心科病房住院。 這天晚上深夜,室友發現李媽雙腳伸出床欄,身體掛在床欄上雙手下垂,過了幾個小時人卻一動也不動。室友才發現原來李媽早已沒了氣息,趕緊呼叫求救,但醫療團隊雖然盡了全力,卻仍然無功而返。 李媽搶救失敗後,家屬無法接受這件事的發生。調閱了監視器後更發現李媽維持這個姿勢已經1、2個小時了,因此家屬認為是醫院的過失、醫院沒有即時發現才...
前幾年,有個轟動醫界法界的醫糾新聞:「法官控醫疏失害妻亡 最高院創新解:醫院須自證無過失」當時原本高等法院判決病家敗訴、醫院不用賠償,沒想到最高法院卻把高等法院的判決廢棄,認為高等法院應該再「斟酌」一下、更仔細一點裁判才行。 今年,最新的高等法院判決又再次出來了,判決到底有沒有改判呢?我們今天就來看看最新判決怎麼說。
我很喜歡這次《經理人》月刊專訪所下的標題--「手術同意書不是形式簽名,多溝通才能避免醫療糾紛」。我一直覺得,醫療糾紛的源頭是由於醫病雙方的認知落差,如果能建立雙方溝通的基礎,那就可以避免掉許多無謂的紛爭。
這兩天婦產科醫師被告的新聞又攻佔了媒體版面,身為曾經當過被告(平安下莊)、曾經當過醫療暴力告訴人(對方被判刑8個月入獄)、擔任醫院醫療鑑定工作、也出過一本醫療糾紛案例集《老師沒教的40堂醫療必修課》的醫師,我想我應該有資格說幾句話,順便跟大家分享最新的醫療糾紛統計數據。
最近疫苗終於陸陸續續進貨,接受疫苗施打的人數也越來越多,但很多人受到新聞媒體影響,很擔心打疫苗會不會有併發症?萬一打了疫苗後真的發生併發症,我們又該怎麼辦?可以申請救濟補助嗎?這一篇我們照慣例先來看一個真實案例,接著再來說明疫苗受害救濟補助怎麼申請哦!
這次要分享的是婦幼診所的案例,新生兒出生後出現持續嘔吐情形,診所醫師會診兒科醫師並觀察一天後,新生兒症狀卻仍持續沒有緩解,因此診所醫師趕緊將新生兒轉診大醫院,沒想到後來新生兒卻是胃穿孔休克緊急開刀。 到底,診所醫師有沒有過失?要不要賠償呢?
「上一次給大仁醫森開完眼瞼後,眼睛竟然反覆感染,我實在無法接受!」可麗娜小姐憤憤不平地說。 「我要告大仁醫森,因為那一天我右眼不舒服,到他的眼科診所檢查後,大仁醫森卻沒有用儀器檢查,只用手指翻開我的眼皮,就說我有青光眼,還說我眼壓過高需要進行眼瞼內翻的矯正手術。 手術時,大仁醫森沒叫我穿手術衣,他也沒有戴任何的無菌手套或防護裝備,我甚至還聞到大仁醫森手指有濃濃的煙味。 手術後沒多久,我的右眼就出現...
離島的病人急性心肌梗塞必須轉送回本島,沒想到上機前的關鍵時刻,維生機器(IABP)竟然發生問題!?隨車的護理師卻不知道怎麼更換電池?到底病人的死亡是因為疾病造成?或是醫院疏忽造成?醫院該不該為此事件負起賠償責任?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