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術簡報專業技巧工作坊竟然已經走一年了,這場簡報課程第一次上場是在2017/10/15的骨質疏鬆學會年度大會,當時的表現不敢說一鳴驚人,但至少讓台下100名觀眾滿載而歸,讓大家知道原來學術簡報可以這麼做。 這堂課程分為三個部分,第一個部分是成大戴大為醫師負責的簡報架構力(黃金分割讓觀眾易懂易記)、第二部分則是中榮朱為民醫師的簡報表達力(TED技巧讓傳達效果加分)、最後一個部分則是我負責的簡報元素力...
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書是戴裕霖醫師寫的《穿越一條柏油路到古都古》,戴醫師原本就讀成大生命科學系,但讀到四年級快畢業時卻毅然決然放棄即將到手的學位,而重考醫學系,並且立志要去非洲行醫。這本書就是戴醫師後來如願到非洲布吉納法索行醫的故事。 所以我們今天就來看看,戴醫師到底在非洲布吉納法索遇到什麼新鮮事,他又從中獲得了什麼呢?
「我的報告就到這裡結束,謝謝大家!」住院醫師小張報告結束後,畫面停留在最後一張投影片「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!」背景還附上了一張精美的阿里山風景照。 「你有沒有覺得這最後一張投影片怪怪的?」我問小張。 「咦?哪裡怪?」張醫師斜著頭。 「我們今天報告的是死亡病例討論會,後面卻放一張風景照,不是怪怪的嗎?」我回答張醫師。
病人如果未成年需要治療,然而家長卻拒絕醫師治療,醫師該怎麼辦?如果因此無法給予病患治療會不會吃上官司呢?這次我們再來看看這個真實案例吧!
為了方便大家學習簡報、演講、上台、教學的技巧,大仁哥幫大家把我寫過的簡報上台相關的文章都整理在這裡唷!不管您是要學簡報開場、簡報結尾還是上台的應用技巧都會放在這裡,如果沒有寫到的,也歡迎大家提出來,我再把我的上台心得分享給各位唷!
這次很榮幸可以受到崑山科技大學創新創業育成中心的邀請,跟學生們分享我的成長歷程,而且可以跟葉峻榳醫師、魏君卉醫師兩位神隊友同台實在令人開心。 大家 10/8 見!
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說書是艾兒莎寫的《窮忙世代的翻身準則》,艾兒莎25歲就到新加坡工作,27歲就創業,今年也出版了第三本書。重點是她今年才30歲! 所以我們今天就來看看,艾兒莎在這本書中認為我們應該要有哪些能力,才能從窮忙世代中翻身呢?
「可是我的工作就是面對一堆數字啊!簡報也都是跟老闆報告這些數字,哪裡還有什麼目的?」Alice這樣回答我。 「不管對象是老闆也好、是公司員工也好,如果你的簡報沒有目的,對觀眾就不痛不癢,那他們有什麼必要聽妳講呢?」我回答她。 Alice是外商公司的財務,正苦惱如何準備二個星期後的簡報演練。這是一場企業內訓的簡報課程,我是她的輔導員,負責協助她完成兩週後的成果發表,而遠在香港的總經理當天可是也會親臨...
課程前言 您是否也是有這樣的經驗? 接到了簡報任務,卻不知道該從何開始準備? 您想要讓簡報視覺化吸引人,卻吃掉了你過多的製作時間? 用心準備了豐富的簡報內容,台下聽眾卻還是閉目養神? 簡報的目的在於有效說服聽眾採取行動。要達成這樣的效果並不難! 掌握觀眾需求、重新安排架構、開場結尾吸睛,是做好簡報的基本法則。 在這短短的三個小時工作坊中,楊坤仁醫師將清楚的告訴您: 如何利用簡單快速的公式,讓您的簡...
病歷一般常是醫療糾紛時的重要證據來源,然而所有的病歷都可以成為證據嗎?有沒有什麼條件呢?這一次被告醫師的律師主張外院的病歷記錄、救護人員的救護記錄都是錯的、不能成為庭上證據,您覺得法官會怎麼判?怎樣的病歷可以是證據、怎麼的病歷卻不行?這次就讓我們來看看!